清晨醒来
你的第一件事是什么?
是刷牙洗脸
还是伸手去拿枕边的手机?
--
很多时候
你清晨里的第一缕光
不是来自太阳
而是来自闪烁的屏幕
--
我们急切地查看——
有多少条信息等待回复
有多少个点赞和评论未曾关注
又有多少新的推送需要迅速分析
--
生怕错过一丝动态
唯恐自己被遗忘在数字社会的边缘
闪烁屏幕的背后
隐藏着焦虑和模糊的个体
Part 1 根本烦、根本畏、根本累
“即便每天过着平静生活的人
衣食无忧的人
我也总是会说
他们存在一种
根本烦、根本畏、根本累”
清华第二届哲学-戏剧节开幕仪式上
戏剧节学术总策划
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
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
日新书院副院长夏莹
在主题演讲
《看见不一样的哲学》中如是说
--
你可能会疑惑——
或许我的生活的确如此
但这与哲学有何关联?
与苏格拉底、泰勒斯有什么关系?
跟笛卡尔、费希特又有什么关系?
答案是——
这场哲学-戏剧节
让哲学在可感的场域中与人真实相遇
在一种全新的状态下
疗愈你的烦、畏、累
Part 2 不一样的哲学
那么,解决生活中的问题
为什么要以哲学为中介?
苏格拉底曾说
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
--
诚然,在当下
这句话似乎成了一个学术金句
与现实生活毫无关联
传统哲学离生活太远
晦涩难懂
近代哲学家在
“我思故我在”中
发现了日益强大的“自我”
“自我”的觉醒催生了近代革命
人类用了近百年的时间
创造了千年来不曾有的社会财富
世界从此瞬息万变
今天
被强大“自我”构造的时代
出现了过犹不及的现象
创造物反过来控制了我们
而传统哲学
作为人思想的构造物
也成为束缚人思想的抽象体系
--
所以夏莹提出
“要做一种全新的哲学
一种和传统哲学不一样的哲学——
未来哲学”
Part 3 未来哲学要在剧场中发生
一群朋友
聚在火锅前
低头用手机
隔着桌子互发消息
--
很多人
长时间与家人异地
只好靠着视频和电话联系
--
“我把这个状态叫做幽灵化的视角
你以为你和很多人在一起
实际并没有
也许是和他的影像在一起”
但在剧场中
你与身旁的人并肩而坐
有的素未谋面
互相不知来自何方
但为了一部剧一同走到这里
为台上的每一个情节
一起哭,一起笑
--
“更为重要的是
在剧场当中
演员是真实的
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影像
而是一群真实的人在倾情演绎”
在“幽灵化社交”遍布的时代
要遇见人
剧场是一个很好的媒介
未来哲学与剧场中的发生进行勾连
它可以是一个个生动概念的创造
也可能是一个个活色生香人物的
刻画及演出
Part 4 走向真实相遇
本届哲学-戏剧节上
将呈现6部优秀剧目
哲学,以戏剧的方式“发生”
戏剧,以哲学的思辨“暴露”
二者天然共情
来看一场哲学与戏剧的完美碰撞吧
走出封闭的小世界
与真实的人交往
和真实的生活接洽
当你真正踏出屋外
沐浴在阳光之下
将心中的想法付诸实践
--
你会发现
比起在室内、在数字化面前
无尽地纠结、内卷或消耗
那些曾经的焦虑
早已烟消云散
这便是
哲学与生活的双重迸发
Part 5 主创团队的声音
通过静观剧场上生命的发生,静观自身生命的发生。
——余明锋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
哲学和戏剧也会在其他场合碰撞。戏剧可以不仅仅发生在剧场中,哲学也不仅仅发生在书本中。
——祁涛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
在感受戏剧的同时,去思考一些深奥的问题;在思考问题的同时,把这份力量带回到现实生活中去。
——肖薇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
以身体先行的方式让更多人触碰哲学的关键和本质,以此来启示自身。
——杨淼 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项目主管
视觉资料来源: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璐)